脊柱四肢損傷輕傷二級之肢體大關節韌帶斷裂或半月板破裂
發表時間:2020-11-27 10:12:46 來源:刑事律師網 閱讀: 1991次肢體大關節韌帶斷裂或半月板破裂
本條款規定的是損傷后的情況,不是后遺癥,沒有規定一定要有損傷后的功能障礙、畸形愈合的情況。所以傷后愈合完好的才可以適用本條款鑒定。如果需要手術修復或修復不能的,則不能用本條款鑒定。只要是臨床上檢查及臨床影像學檢查能確診為大關節的韌帶斷裂或是半月板破裂的,就可以適用本條款的規定。
本條款并沒有規定韌帶的撕裂,所以在司法鑒定中要嚴格區分斷裂與撕裂的含義。還有一個情況要注意:關于肢體大關節中的韌帶斷裂的程度在本條款中沒有作嚴格的界定,但按本條款的規定意思應是要達到完全斷裂。如果能證明確屬于大部分斷裂,而在本《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中又沒有專門條款規定的,也可以用本條款類推性鑒定(優先適用專門條款)。
肢體大關節韌帶斷裂包括的內容很多,首先是四肢的六大關節的韌帶斷裂,其次也應當包括脊椎的重要韌帶的斷裂。關于四肢的大關節韌帶斷裂,并不是每個大關節的韌帶都斷裂,而是一個大關節的主要韌帶發生斷裂的,客觀檢查能證明斷裂的存在。如果造成關節不穩或失能的就不能適用本條款。
一、韌帶斷裂
韌帶斷裂,除少數因直接外力而損傷者外,多數是由于關節活動超越正常范圍時,韌帶被牽拉而產生的損傷。例如,膝關節在完全伸直的情況下,無內、外翻活動,當膝部遭受外翻應力時,?墒箖葌雀表g帶損傷。最易發生韌帶損傷的部位為踝關節,其中以外側韌帶損傷最為常見,其次為膝關節和肘關節,而肩、腕和髖關節韌帶損傷則較少見。
損傷類型及診斷:
1.不完全斷裂:韌帶不完全斷裂又稱捩傷,實際上是韌帶受牽拉后,部分纖維斷裂。損傷后,局部腫脹、疼痛和壓痛。早期腫脹為局部出血,可逐步滲透至皮下,表現為瘀斑;晚期腫脹則為局部滲出所致。關節活動時,因疼痛而受到限制。當關節被動活動時,凡能使韌帶受到牽拉的運動均可加重疼痛,但不產生關節的異390
;顒。當使韌帶放松時,則疼痛減輕。X線檢查是正常的。韌帶不完全斷裂的不能適用本條款鑒定。
2.完全斷裂:系指韌帶完全斷裂,除表現以上的癥狀和體征外,區別于不完全斷裂的最顯著特點是關節被動的異;顒樱珲谆蛳リP節的被動內、外翻運動較健側增大,有的在臨床檢查時即可發現,但有的則需要靠X線檢查來診斷。拍片時,使關節被動內翻或外翻,可見關節面傾斜,關節間隙不對稱。韌帶完全斷裂的才是本條款所調整的范圍。
二、半月板破裂
(一)半月板的功能
1.它的外厚內薄和上凹下平的特殊形態可以充分填塞在股骨與脛骨的關節間隙內,保持了膝關節的穩定性;
2.由纖維軟骨構成,富于彈性,能承受重力,吸收震蕩; 3.散布滑液,潤滑關節;
4.協同膝關節的伸屈與旋轉活動,膝關節伸直與屈曲時,它可以前后活動;膝關節旋轉時,兩個半月板一個向前,一個向后,旋轉活動最容易使半月板發生破裂。
(二)臨床表現
1.只有部分急性損傷病例有外傷病史,慢性損傷病例無明確外傷病史。
2.多見于運動員與體力勞動者,男性多于女性。在刑事案件中發生破裂的原因是膝關節側方發生暴力打擊或急性旋轉造成。
3.受傷后膝關節劇痛,伸不直,并迅速出現腫脹,有時有關節內積血。
4.急性期過后轉入慢性階段。此時腫脹已不明顯,關節功能亦已恢復,但總感到關節疼痛,活動時有彈響。有時在活動時突然聽到“咔嗒”一聲,關節便不能伸直,忍痛揮動幾下小腿,再聽到“咔嗒”聲,關節又可伸直,此種現象稱為關節交鎖。交鎖可以偶爾發生,也可以頻繁發生。頻繁地發作交鎖影響日常生活與運動。
5.慢性階段的體征有關節間隙壓痛、彈跳、膝關節屈曲攣縮與股內側肌的萎縮。
(三)影像學檢查
X線平片檢查不能顯示半月板形態,主要是用來除外膝關節其他病變與損傷。
分辨率高的MRI片可以清晰顯示出半月板有無變性、破裂,還可察覺有無關節積液與韌帶的損傷;關節境檢查可以發現影像學檢查難以察覺的半月板損傷,還可以同時發現有無交叉韌帶、關節軟骨和滑膜病變。不僅可用于診斷,也可通過內鏡進行手術治療,如活組織檢查和半月板修復及部分切除術。
以上內容供參考,刑事法律服務專業性強,請咨詢專業刑事律師事務所,資深刑事律師咨詢電話15695295888。